俗话说,“胳膊肘不能往外拐”。但是,你知道吗?
“胳膊肘更不能往内拐”!
原因还得从肘关节的正常结构来说起:
其实,在正常情况下,人的胳膊肘是轻微向外拐的。即前臂相对于上臂是轻微向外拐的,前臂轴线相对上臂轴线有一个向外的成角。
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角呢?
从进化角度来说,这个角的出现使人类在用手提东西的时候不会让东西碰到腿,从而使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,所以这个角被称为“携带角”。
正常情况下,男性提携角一般为5°-10°,女性提携角比男性稍大,一般为10°-15°(这是因为进化过程中,女性更多地用手提东西,为了提东西更方便,所以“上天”赋予了她们更大的提携角)。不同人的提携角略有差异,但一般都在上述范围内。
如果提携角显著大于正常范围,即胳膊肘往外拐太多,医学上称为“肘外翻”。反之,如果提携角显著小于正常范围,甚至变为负角,即胳膊肘往内拐,医学上称为“肘内翻”。
那么,肘内翻和肘外翻是怎么形成的呢?
★ 肘内翻
肘内翻多源于儿童最常见的一个肘部损伤:肱骨髁上骨折。如果该骨折没有得到及时且妥善的处理,常常容易发生骨折畸形愈合,此时前臂轴线相对于上臂轴线向内偏,从而形成了肘内翻畸形。
★ 肘外翻
肘外翻源于儿童的另一种肘部损伤:肱骨外髁骨折。如果该骨折处理不好,骨折难以愈合,甚至肱骨外髁骨折块会逐渐被吸收掉,继而发生肘关节不稳定,前臂轴线相对于上臂轴线向外偏,于是形成了肘外翻畸形。
如果已经出现了肘内翻畸形或者肘外翻畸形时,除了外观不好看、双上肢不对称
还会不会有其他问题?
肘内翻和肘外翻,除了正面的内翻和外翻畸形,通常还会伴有肘关节屈曲活动受限,以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。这是因为畸形其实发生在三个维度:正面有内外翻、侧面有前后移位、同时肘内翻时还可能有水平面的旋转。
★肘内翻的孩子再次摔伤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肱骨外髁骨折。
★严重的肘外翻会伴发肘部神损伤,导致手部活动和感觉障碍,严重影响生活。
肘内翻畸形和肘外翻畸形发展下去均可导致“肘关节不稳定”,一旦出现“肘关节不稳定”,往往需要做很复杂的手术矫正。
出现这两种畸形如何处理?
一旦孩子出现了肘内翻或肘外翻,不仅仅是外观的问题,应尽快找专业的小儿骨科医生就诊。治疗目标是恢复上肢外观、恢复肘关节的活动度、预防因延迟治疗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。